禅修心得的重点,在于功夫与见地的切实反省,其他闲话少说。
所谓多做事,也包括多照应别人,但不是无事找事做,不可搞错。我们从小学读书到中学,在中学看小学的知识道理都懂了,那也算是一种悟。在大学看中学所学的道理也是一样。但是真正禅宗讲开悟就不一样,它是:
(资料图)
第一、要真能了生死,生死来去可以自由作主。
第二、身心达到真空,解脱身心一切感觉,身心真起大变化。
第三、所谓与万物一体,太虚合一,一切皆是涅槃,所有境界皆不执着。
——《南怀瑾讲述:禅学、禅修、禅行》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最平实的说法,是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到的,包括了禅宗的见地、修证、行愿。……
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
“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二、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四、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五、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六、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七、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著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十、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前面这十个问题,可以作判断标准。
第一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画图的颜色一样,与文殊菩萨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这样吗?
第二问,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别人当面妨碍了你,总之,逢缘对镜包括很广,见色闻声了不动心,日常生活间,甚至晚上睡觉都能合于道,你做得到吗?
第三问,佛教的经典,《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拿过来一看,都懂了,听到最高明的说法也不怖畏,而且彻底的透彻明了,没有怀疑,你做得到吗?
第四问,所有的学人,拿各种学问问你,你能给予解答辩才无碍吗?
其余还有六问,大家可以自己研究。最后一段: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若这十个问题连一点都做不到,就不可自欺欺人,自以为是。有任何疑问都应到处向善知识请益,一定要到达诸佛祖师们的境界。祖师们所悟到的,你都做到了,才可达到绝学无疑之地,不须再学。“灰息游心”,妄想心都休息了。“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到达大彻大悟后,或走小乘的路子,再转修四禅八定,证得果位,六通具足,三身具备,神通妙用,一切具足;或走大乘路子,为他人牺牲自我的修持,出来宏法。
——《如何修证佛法》
首揀“悟”者,乃禅宗传入吾国后,特有之一名辞。独言悟之一名辞,通常习知,即为有会于心,有所理解。例如:水有解渴之功。茶亦水煮,故能解渴。未饮茶者,因此而悟知。若此之悟,非禅宗所宗,但为知解。禅所谓悟,乃属证悟。证语者,乃我患渴,取水而饮,饮毕渴解,所有水之与渴,理事全消。故曰:“亡言绝虑”。水渴全消之后,但自清凉,永不再起烦渴者,则禅之工用,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水渴既消,起而研究水与渴之理与事,及乎事彻理圆,了了无滞。则悟后起用。如教所云:既得根本智,复须明诸差别智也。但终则仍归于言语道断,无去无来。全部佛法,乃超玄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也。非如世间浅知者,认佛法亦不过为一种学术而已。然此实验之方法虽多,惟以禅宗为特胜耳!
禅宗所言证悟者,重事至理圆,以行修事至为首。若先从穷理而终至于道者,乃自知解入门。如《楞严经》云:“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盖由理悟知解,然后求行解相应,而至于圆极也。《法华经》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证悟者,重此现前之佛法也。有谓儒者所说体会,亦即证悟,此实不然!体会为知行合一,即知而行,即行而知,如佛说行解相应,非证悟也。证悟乃顿超之大实验事,不从渐入之行解而至。体会乃理通于事之学,与证悟顿超之说有异。然则孰为优劣?曰:此非争胜负者,但辨其所证悟者,意固何居耳!或曰:若此证悟顿超,谁能至哉!曰:能至与否在人,而证悟顿超,则确有其人其事在也。故祖师有言:“我所说法,为度上上根人。汝师所说,为度大乘人。”虽法与根器,固有差别,其得度而至彼岸则一也。
古德有言曰:“参要真参,悟要实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此皆教参禅人,要从真实疑情着手,勿凭知解为是。若知解得,理会得,有体会处,忽有会心,皆理边之事,文人学士,善说文字禅者,亦皆此耳。如说食不饱,终是空言,乃至狂慧并发,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只是行不得,则理仍是理,事仍是事,有何益处?例如悟得就是这个,动也不离这个,静也不离这个,生也是这个,死也是这个,善恶是非,一切不离这个,假定就算是悟了,何以他动时,自己要静而不能?顺流随用容易,要止于至善,要常定现前,更所不能,则明得这个有何益处?纵饶动静由我,自可做得主了,犹有大事在后,未可得少为足。狂慧者,即教理所说之乾慧。慧而曰乾,如枯木无根,终为废物,故须藉定水滋润。若定慧等持,则根深叶茂,果熟香浓。有曰:普庵主性空禅师曰:“十二时中莫住工,穷来穷去到无穷。直须洞彻无穷底,踏倒须弥第一峰。”此岂非教人穷理?曰:诚然!故其偈曰:“莫住工”,“到无穷”,“洞彻底”,“踏倒第一峰”,明白教人以证,但自穷理入手耳!不见其又有偈乎?曰:“心法双忘犹隔妄,色空不二尚余尘。百鸟不来春又过,不知谁是住庵人。”此是何等境界,岂静坐穷理之事耶!
禅门重证悟,提持真参实悟,必须当人于一切时,一切处,锻炼纯熟,工夫深入,定力已稳,忽地“㘞”的一声,涣然冰释。如仰首枝头,顿见果熟,心月孤悬,光吞万象。此顿者,顿此之一悟,是谓证悟。所谓“㘞”的一声,乃形容之辞,如“一声霹雳顶门开”,俱为表诠之言。若必执有“㘞”的一声,“顶上震开”,作为实法会,则为事象,此为工夫过程中之境界;认斯为实,又被境瞒矣。故所称顿悟证得者,实自渐修而来,顿者,指渐修之最后一刹那也。若非此顿,而顿悟其理,或顿见空性,终须渐修而圆,所谓“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古德禅师,虽有于言下顿悟者,但在未悟之前,固皆用功有年,或悟之后,又依止宗师,水边林下,保任涵养多年,方能透彻。未可只执彼当时一顿,置未顿以前,既顿以后,一概不言也。故曰:“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禅海蠡测》
养成阅读好习惯,看完顺手点 在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