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高压油箱是混动车的必需品吗?深度解读长城比亚迪时间的核心技术 全球快资讯
时间 : 2023-05-28 09:22:47   来源 : 火星说车

5月25日长城汽车公司突然对外发布声明,公司于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了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使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举报。目前,长城正在关注该案件的立案和处理进展。

长城与比亚迪此次争论瞬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蒸发排放成为汽车行业内的一个热点,起因就是关于插电混动车型到底是应该用常压油箱还是高压油箱才能解决蒸发排放超标的问题。那什么是蒸汽排放呢?

前因后果


(资料图片)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的油温会随之升高,使得部分汽油呈现易挥发性,使得油箱内部的压力持续增加。当燃油蒸气压力达到4至7kPa时,燃油蒸气阀会自动打开,将燃油蒸气释放至碳罐内部。传统燃油车由于发动机一直在运转,碳罐能够持续吸附多余的燃油蒸汽,并将其导入发动机内继续燃烧,从而避免向大气中释放。

然而,插电混动车型的发动机运行时间较短,碳罐吸附能力有限,无法吸附多余的燃油蒸汽,从而使燃油蒸汽会泄露到大气中。而业内一般会通过高压油箱来解决燃油蒸汽的问题,传统汽车的油箱内部压力通常处于6至10kPa的常压状态,而高压油箱内部压力则可高达35至40kPa,是常压油箱的4到6倍。这种高压环境能够使得燃油蒸汽一直保持在油箱内,不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出现溢出。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个更大的碳罐来实现更强的吸附。

之所以长城汽车认为比亚迪存在违规,就是认定了比亚迪使用的常压油箱并不能做到减少燃油蒸汽的泄露,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要完全达标必须使用高压,甚至部分合资企业还加上了电控电动主动吸附系统确保不能超标。而在成本上,高压油箱要比常压油箱要贵1000元左右,这或许是长城怀疑比亚迪的核心依据,不过比亚迪也进行了有力回击。

比亚迪DM-i系统不简单

在混动技术上,比亚迪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沉淀,且其丰富的生态架构与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这一代的DM-i系统由比亚迪在2021年正式发布,DM-i超级混动系统主要包括 :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双电机EHS电混系统,功率型刀片电池以及整车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而在上述争议的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上,比亚迪声称自己均有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且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DM-i串并联结构设计先进

除了油箱的技术路线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基于DM-i串并联架构,实现了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解耦。还加入了多控制单元的协同控制。根据比亚迪官方技术人员的讲解,此前在进行技术攻关时,比亚迪的技术团队专门对纯电行驶里程、时间和碳罐特性进行了专项深入研究,长时间的积淀也帮助公司成功研发出常压油箱的技术,实现了PHEV在碳罐饱和前,即使EV行驶下也会通过短时启动发动机,完成汽油蒸汽自由脱附。因此长城汽车单单那常压油箱的惯性思维去看待比亚迪的DM-i技术。

DM-i系统解决多个技术难题

比亚迪DM-i系统除了解决了PHEV常压油箱汽油蒸汽自由脱附的技术难题,全套系统还拥有出色的NVH表现,DM-i系统的“静”表现在发动机、EHS电混系统等核心部件具有行业领先的NVH水平,此外,比亚迪的车型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细节,优化了声学包设计和密封等方面,也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静音表现。

以此次被长城汽车举报的宋PLUS DM-i为例,动力整体的平顺性表现也非常出色,发动机与电机之间的切换自然,无论任何速域都没有顿挫产生,让用户完全感受不到发动机的介入,平顺性与纯电动车无限接近。而除了“静”上的表现之外,DM-i系统还能实现快速脱附、高效发电、养护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DM-i系统在碳罐饱和前,即便在长时间EV行驶下,6天左右会短时启动发动机,同时发电、润滑和脱附,用户完全没有顾虑。

专利技术拨乱反正

包括长城汽车在内很多同行都质疑比亚迪的技术是否真有这么高,其实比亚迪早在2021年就公开了一份专利申请报告,比亚迪申请了一套油气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处理油箱内的燃油蒸汽,避免由于蒸汽增加而导致油箱压力升高,从而无需使用混动车型必须采用的高压油箱,实现了成本节约的目标。

通过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等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在未启动发动机时也能够预估碳罐吸附量, 并且在碳罐趋于饱和之前自动将车辆的运行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实现以及时脱附碳罐,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碳罐过载导致的燃油蒸汽泄漏等情况的发生,保证碳罐能够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目前,国内相关法规尚未对整车厂采用何种技术路径达到排放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高压油箱并非解决混动车型排放达标的唯一技术手段。比亚迪放出专利报告,对外展示了自己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随着后期调查的深入,有望彻底拨乱反正。

总结:

对于比亚迪而言,如果此次在技术层面的质疑能得到公司强有力的回击,反而会成为一次宣传自身技术实力的大好机会,如果后期权威检测机构的报告进一步验证比亚迪技术的领先,则新车销量上或许会再度迎来刺激。

标签:

相关文章